国产精品视频区a区_国产欧美日韩图片_明星换脸私拍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蜜桃亚洲精品_国产成年无遮掩l_亚洲无码三级片中文字幕_97精品免费在线观看_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不卡_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_一级毛片aaa无码

 
歡迎訪問安徽鴻博檔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微信號:HOBODA 13205519898
 
當前位置:首頁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新聞
22
2016-06
 
現代檔案管理新觀念介紹與運用(下)
點擊量:2792

    3.關于“檔案文化觀

    3.1什么是“檔案文化觀”

    由于“一切文化都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物質形態(tài)的凝聚”,檔案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歷史記錄,是人類智慧的物態(tài)結晶,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因而,檔案也是一種文化——檔案文化。人們對檔案文化的認識或看法也就形成了人們的檔案文化觀,具體一點說,檔案文化觀就是人們對檔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認識或看法。檔案文化觀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是檔案意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2“檔案文化觀”的內涵

    檔案是文化的積淀。由于人類文化的不斷創(chuàng)造和積累,文化才日趨豐富多樣。文化積淀的時間越久,也就越深厚。沒有文化的積淀,也就沒有文化的進步。檔案是人類積淀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是人類文化的貯存器,“人類的知識,90%以上來自檔案文化的歷史積淀”。如果沒有檔案,也就失去了連續(xù)地全面地直接記錄和積累文化的原載體。因此,“檔案作為文化的積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標準,現代國家把檔案保存的多少,檔案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作為衡量這個國家文明的發(fā)展的尺度,不是沒有道理的。”

    3.3檔案文化和檔案文化觀的提出,對于我們重新認識和研究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具有重要的意義。(2)

    首先,有助于我們從理性的高度把握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的文化屬性。從國際檔案界來說,“直到20世紀,多數檔案機構在文化方面只是被動地發(fā)揮作用”!暗1945年后,檔案界對自己的職能,包括行政職能和文化職能兩方面,進行了認真的重新評價,這有點夸大地稱之為檔案界的革命。”“這樣,檔案機構在傳播自身的檔案館藏方面成為主動的文化單位!蔽覈稒n案法》第八條規(guī)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yè)機構”,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檔案館的文化屬性。因此,從文化的高度重新認識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的性質就顯得十分重要,對此,尼日利亞國家檔案館館長U•O•A•埃思在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輔助報告《檔案學:國家和文化傳統(tǒng),還是一門國際學科?》中曾有過許多精辟深刻的論述,他在論文中指出,“一個國家的檔案,不僅是政府成長和職能運行的反映,而且也是國家發(fā)展的見證。保存檔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檔案對產生它們的國家的文化價值,檔案是人民的文化財富,在文化領域上占據一定的位置。”“從文化角度出發(fā),一個國家的檔案是研究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和發(fā)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資源。作為文化傳統(tǒng)的重大領域,檔案仍然是國家不可缺少的喉舌。沒有它,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將停滯不前。”因而每個國家都需要檔案館“作為記憶的倉庫,存貯、保護和傳播以往的經驗和知識”!耙粋國家的靈魂和宗旨就埋藏在她的檔案中。”

    其次,有助于我們更為系統(tǒng)地研究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豐富和發(fā)展檔案學理論。我們在研究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時,不僅要研究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活動對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的制約和影響,而且要研究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意識形態(tài)對檔案意識(包括檔案文化觀)的制約和影響,并且還要“研究人們的檔案文化觀,對檔案工作及其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是起了促進作用,還是起了促退作用,并以此作為衡量人們的檔案文化觀是否科學、正確的標準”。此外,從文化角度研究檔案、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yè),自身還可以構筑起一個理論體系,如檔案文化的內涵、檔案文化的特征、檔案文化的價值、檔案在文化(如企業(yè)文化、校園文化、社區(qū)文化等)建設中的作用、檔案館的文化屬性與文化教育功能、檔案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fā)和傳播等,對于這些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可以豐富和發(fā)展我們的檔案學理論。

    4.關于知識管理

    4.1什么是知識管理

    人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與信息的這種相互作用和內在聯系決定了“知識管理”是一種對人與信息資源的動態(tài)管理過程。我們理解“知識管理”應是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知識創(chuàng)新為目標,將知識看作是一種可開發(fā)資源的管理思想。簡單說“知識管理”就是人在組織管理中對其集體的知識與技能的捕獲與運用的過程。

    4.2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兩者管理對象重疊

    檔案管理的對象是文件、檔案,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知識。組織的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一部分來源于組織在自身各項職能活動中直接形成(包括制作和收到)的文件、檔案;另一部分來源于組織通過收集、購買、交換等方式從外部獲取的圖書、報紙、期刊、數據庫等。也就是說,文件、檔案屬于知識的范疇,屬于知識管理的重要對象。中國臺灣學者楊舜仁說:“知識管理顧名思義:為知識者,才納入管理,而一般能夠納入信息系統(tǒng)管理的知識,不外以電子型態(tài)或書面型態(tài)存在”,因而,“知識存在的型態(tài)與文件管理之型態(tài)相同”?梢姡募、檔案是檔案管理和知識管理共同的管理對象。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密切關系主要源于這種管理對象的重疊。

    4.3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技術相同

    在數字化環(huán)境下,文件、檔案產生、流轉于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tǒng)。對于非數字化環(huán)境下產生的文件、檔案,為了使其適應數字化環(huán)境的要求,也必須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因此,現代檔案管理的全部活動——文件、檔案的制作或接收、傳遞、處理、歸檔、整理、鑒定、保管和提供利用等都依賴于現代信息技術。而知識管理更是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產物,知識管理的實現離不開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的應用。檔案管理和知識管理都需要應用的具體技術或工具包括元數據、數據庫、文本挖掘、搜索引擎、電子郵件、門戶系統(tǒng)、信息代理、信息推送、信息安全技術等等?梢,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有著共同的技術支撐——現代信息技術。

    4.4知識管理融入檔案管理后產生的作用。

    4.4.1.知識管理可以拓展檔案管理的領域

    傳統(tǒng)的企業(yè)檔案管理過分強調檔案與文件、檔案與圖書情報的區(qū)別,將文件、圖書情報等排除在管理職責之外,從而極大地限制了自身活動的范圍。傳統(tǒng)的企業(yè)檔案管理拘泥于歷史記錄的保管,而不是為現實工作服務,脫離于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之外,從而極大地限制了自身發(fā)揮作用的領域。

    知識管理要求將包括文件、檔案在內的一切載體形態(tài)的知識納入管理范圍,并將不同載體形態(tài)的知識進行整合與集成,建構一個整體的知識資源體系。知識管理強調在企業(yè)各項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創(chuàng)造知識、共享知識、應用知識,使知識直接服務于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活動。這樣,檔案管理就被融入一個更廣闊的活動領域,而與組織的發(fā)展戰(zhàn)略、業(yè)務活動直接相結合,成為企業(yè)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4.4.2.知識管理可以提升檔案管理的價值

    傳統(tǒng)的企業(yè)檔案管理重保管輕利用,通過查卷、借閱、復印等落后的手段,被動地提供簡單、淺層的檔案服務,不能充分地滿足用戶對信息、知識的需求,不能有效地為企業(yè)各項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服務。

    知識管理強調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現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手段,主動地為用戶提供高級、深層的信息、知識服務,最終實現知識的價值,提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對知識服務的強調和價值創(chuàng)造的關注,使得“知識管理專家能夠增強文件管理工作者對信息和知識利用的理解”,促進文件、檔案的開發(fā)利用,從而提升檔案管理的價值,提升檔案管理機構與人員在企業(yè)組織體系中的地位。

    本文主要對大檔案觀、檔案記憶觀、檔案文化觀、檔案知識觀等重要觀念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這些新觀念,或拓展了檔案的內涵,或提升了檔案工作,或發(fā)展了檔案事業(yè),它們既開闊了檔案人員的眼界,又更新了檔案管理的知識,意義重大。與時俱進的現代檔案工作者要認真吸取新知識、提高檔案工作新技能、重塑檔案職業(yè)新形象,用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促進檔案事業(yè)科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來青:《青島市檔案館“城市記憶工程”的實踐與思考》,《“檔案與城市記憶“論壇文集》,《中國檔案》雜志社、上海市檔案局2008年匯編);

    (2)紹興文理學院 潘連根:《論檔案文化觀》;

    (3)中國人民大學徐擁軍:《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關系研究》,《山西檔案》2008-1。

20
2016-06
 
現代檔案管理新觀念介紹與運用(上)
點擊量:2660

   近年來,檔案部門和檔案學界提出并運用不少檔案管理新觀念,實現了檔案觀念更新、推動了檔案工作科學發(fā)展。本文試圖對大檔案觀、檔案記憶觀、檔案文化觀、檔案知識觀等重要觀念進行綜述并提出融入新時期檔案工作的措施。

    1.關于“大檔案觀”(或“泛檔案觀”)

    1.1什么是“大檔案觀”

    傳統(tǒng)認識中,檔案是指已經辦理完畢,并因具有保存價值而歸檔的文件。甚至,在許多人印象中,檔案僅是指歸檔保存的紙質紅頭文件(即黨政機關的正式公文或黨政文書檔案)。筆者認為,為適應信息技術發(fā)展、檔案內容與形式變革和人們信息需求變化的要求,檔案工作者應該提倡一種“泛檔案觀”(或者說“大檔案觀”)。所謂“大檔案觀”,即是將一切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視為檔案,而不論這些文件是否辦理完畢,不論這些文件是紅頭文件還是非紅頭文件,不論這些文件是紙質的還是電子的,不論這些文件是文字、圖表的還是音頻、視頻的。

    1.2提出“大檔案觀”的必要性

    1.2.1檔案室檔案要收集齊全完整

    有些單位檔案室的檔案人員局限于“檔案是文件”的傳統(tǒng)觀念,只收集紅頭文件,非紅頭文件被排除在外,導致室藏內容單一。“大檔案”觀不僅要求收集紅頭文件, 更有必要把單位職能部門產生的非紅頭文件或“帳外文件材料”(通常指未經文書部門登記,在收發(fā)文登記中無據可查的文件,但它又往往是構成最有價值檔案的主要來源)。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常所說的文書檔案只占單位檔案的10%都不到,大量的90%的是工商企業(yè)登記檔案等專業(yè)檔案。一般來說,賬外文件可以分為幾個大類:上級機關單位寄送本單位所屬對口部門的文件材料;下級單位寄送本單位所屬業(yè)務科室的,如情況反映、業(yè)務報告;機關各業(yè)務職能科室自己形成的文件材料,如統(tǒng)計報表、專題總結等這些一般只是自己使用,不必上報的文件;文秘部門等的文件;單位領導及其他人員外出開會或參加重要活動帶回的文件材料;因突發(fā)性事件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級領導來單位視察及檢查指導工作期間的講話、題詞等書面材料、聲像材料等;本單位干部職工名冊、工資冊、各種統(tǒng)計表、登記表等材料。在企業(yè),檔案專家認為,企業(yè)檔案室除了收集檔案外,還要收集圖書、情報、市場信息等對企業(yè)決策、生產、經營有用的所有信息,甚至可以把檔案建成集檔案、圖書、情報于一體的信息中心。

    1.2.2檔案館要整合檔案資源

    集中統(tǒng)一管理是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新形勢下提升檔案工作水平,更好地利用檔案資源為社會服務的根本保證。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傳統(tǒng)檔案管理模式是與檔案館服務對象主要為各級領導和黨政機關相適應的,是為了方便各級領導和黨政機關的運用;各個部門和單位形成的檔案資料分散在檔案形成部門,也主要是為本單位領導和本單位工作服務的。盡管檔案法律法規(guī)要求部門檔案要按規(guī)定及時移送到各級國家檔案館,以便及時向社會公眾開放(其中涉及經濟建設的,可不受時間限制)。但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部門形成的檔案資料的移送,并沒有得到較好地執(zhí)行,使得檔案資料不能及時地與社會公眾見面。這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相比,與信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相比,與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服務需求相比,很不協(xié)調、很不適應。新時期各級國家檔案館對行政區(qū)域內的檔案資源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是要求通過對國家檔案資源歸屬與流向的調整,檔案機構的歸并等措施,進一步理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與有關部門在專業(yè)檔案工作中的關系,建立以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為主體,各有關部門配合的國家檔案監(jiān)管體制,變專業(yè)檔案的多頭管理、分散保管為國家綜合檔案館集中統(tǒng)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配置國家檔案資源和發(fā)揮其作用。檔案資源整合主要通過物理資源整合、數據資源整合、應用系統(tǒng)整合加以實現,重在體現檔案信息的系統(tǒng)性、有效性與共享性。它不僅僅是在物理形態(tài)上實現了各級國家檔案館對本行政區(qū)域內檔案資料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在管理體系和開發(fā)利用上實現集中和統(tǒng)一。檔案資源整合既是新形式下貫徹集中統(tǒng)一管理原則的需要,也是實現檔案資源集中統(tǒng)一管理的唯一有效途徑。

    1.3“大檔案觀”可以拓展和提升檔案工作。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種文件/檔案的外延,從傳統(tǒng)的嚴格意義上的文件/檔案拓展到包含非正式文檔、外部信息、隱性知識的“大檔案觀”或“泛檔案觀”,擔心這樣做會損害檔案工作的特性,偏離檔案管理的主線。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徐擁軍博士在他的論文做出了精彩的回應:“一者,‘大檔案觀’或‘泛檔案觀’下,檔案管理對象的主體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件、檔案,非正式文檔、外部信息只是有益的、必要的補充,如同我們過去強調檔案館(室)應該收集相關的資料一樣,不會從根本上損害檔案管理的特性。二者,在機構精簡的情況下,公司里許多機構都會肩負多項性質類似的工作。許多公司沒有負責收集、管理非正式文檔、外部信息的專門機構,那么這些工作由檔案機構來肩負最為合適。更何況,知識管理要求集成管理全部信息、知識資源,以便于信息、知識共享。三是,過去檔案界人士嚴格區(qū)別檔案與文件,檔案與其他信息、知識的努力,“主觀上以堅守檔案‘本職’工作為目的,客觀上嚴重束縛著檔案界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步伐,其結果只能使檔案界自己的工作領域越來越趨于狹小,檔案職業(yè)在社會分工中越來越趨于邊緣化!痹趯嵺`中,一些公司的檔案部門應用“泛檔案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海信電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綜合檔案室建立了每個型號彩電產品生產、經營、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檔案,同時大力從外部搜集反映國內、國際同類產品市場供求和發(fā)展趨勢的最新信息,并定期編制成檔案信息動態(tài),及時發(fā)放到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銷售等部門和有關技術人員手中,為他們提供最及時、最完整的檔案信息服務,為企業(yè)決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關于“檔案記憶觀”

    2.1什么是檔案記憶觀

    檔案記憶觀的提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并組織實施的“世界記憶工程”項目的展開,“記憶”成為檔案界繼“信息”與“知識”之后的又一重要概念,其影響日漸顯現。2001年11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倡辦的“中國首屆檔案學博士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主題便是“21世紀的社會記憶”。馮惠玲教授指出:“本次論壇的主題‘21世紀的社會記憶’既注釋了檔案事業(yè)一如既往的歷史職責,更表達了檔案學者對未來嚴肅而認真的思考。”2004年在奧地利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檔案大會,圍繞“檔案、記憶與知識”這一主題,討論了檔案作為人類記憶庫的重要社會功能及若干相關核心問題。隨著檔案界對“記憶”這一概念的重視和探討的深入,“檔案記憶觀”作為檔案學新視點被提出來!皺n案記憶觀是指人們對于檔案作為社會各項活動的原始記錄而具有的構建人類社會記憶的作用和價值的基本認識。其核心內涵是:基于對檔案社會記憶屬性的深刻認識,把檔案與社會、國家、民族、家庭的歷史記憶聯結起來,強調檔案是一種社會(或歷史、集體)記憶,檔案館是“記憶的保存場所”,并從個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認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檔案及其保護的重要思想或觀念。

    2.2提出檔案記憶觀的必要性

    上海大學丁華東教授從社會記憶理論出發(fā),認為檔案與社會記憶的關系表現為載體關系、客化關系、建構關系和控制關系;檔案的社會記憶建構功能體現在社會記憶的觸發(fā)功能、傳承功能、證實與糾正功能、形象化功能和張揚功能;檔案工作者在社會記憶向度層面承擔的角色,既是社會記憶的保護者,又是社會記憶的中介者,還是社會記憶的建構者;诖,檔案界應積極行動,開展對檔案記憶的研究,“走進記憶之門”;參與世界記憶工程,開展中國檔案遺產名單;開展社會記憶建設項目,拓展檔案工作領域,更全面地構筑社會記憶。

    2.3成功經驗:“城市記憶工程”的開展。

    2002年起,青島市政府撥出?,由青島市檔案館實施“城市記憶工程”。該工程通過攝像、照相等技術手段,全面記錄21世紀初期青島的城市面貌,并對即將開工建設項目的原貌進行了搶救性記錄。到2006年底,“城市記憶工程”一期計劃項目基本實現,形成了850條主要街道、120個城市村莊、195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80座優(yōu)秀建筑、60個風景名勝點、116個居民小區(qū)、40個古遺址、76個里院建筑、37個名特優(yōu)產品、15條河流、100多個建設項目等共計1752個項目的2萬多分鐘錄像檔案和2萬張照片檔案,在國內率先形成了規(guī);某鞘忻婷矙n案庫。以后,青島市檔案局館又把記憶的視角拓展到城市的文化、社會生活等新的領域。(1)

    2.4“檔案記憶觀”的實踐,體現了檔案部門主動記錄歷史、構建社會記憶的重要作用。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檔案工作者記錄過去而非未來,處理歷史事件而非現實或未來事件,他們不構建歷史和記憶,因為這是史學工作者和其他檔案用戶的角色。但當代檔案工作者認為,檔案工作者是建構社會和歷史記憶的積極因素。在此過程中,他們不僅有義務保護或記錄過去,還有責任把未來的需要和期望銘記于心,惟其如此,才更能反映社會的“價值”而不只是某些重要用戶或傳統(tǒng)用戶的價值。(未完待續(xù)

    

17
2016-06
 
湖北當陽:搶抓機遇 構建數字檔案館室網絡新格局
點擊量:2852

  在兩年前,檔案數字化對于縣級檔案館來說,還是一個遙遠的美麗愿景。而如今,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日益增長的社會各界對檔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湖北省當陽市檔案局館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著力解決這一發(fā)展趨勢與現實傳統(tǒng)模式的矛盾,為大力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全力構建數字檔案館室網絡體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 主要做法及階段性成果

    (一)創(chuàng)新觀念,突破傳統(tǒng)思維展規(guī)劃

    數字時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是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信息化建設對包括檔案在內的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強大和深遠的影響,傳統(tǒng)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需要,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如何應用于檔案館室建設,實現傳統(tǒng)模式向數字化轉型,是擺在檔案人面前的新課題。為此,當陽市檔案局館以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和全國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標準為統(tǒng)領,按照省、宜昌市檔案局館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并印發(fā)了《當陽市檔案信息化建設十年規(guī)劃(2014-2023年)》和《當陽市“檔案數字化轉型年”活動方案》,要求各級檔案館室要精心謀劃,科學設計,實事求是,有序推進檔案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建設標準化、管理自動化、服務網絡化、安全可控化、功能集成化、拓展智慧化等方面的建設,力爭用十年左右時間,在全市逐步建成以數字資源為基礎、安全管理為保障、網絡化利用為目標的數字檔案館室體系。

    (二)搶抓機遇,綜合檔案館舞龍頭

    綜合檔案館是數字檔案館室網絡體系的主體。2015年以來,當陽市檔案局館依托項目,爭取資金,搶抓機遇,館內先行,數字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以新館建設為契機,建成了由數字化加工室、服務器和計算機房、電子檔案室組成的電子文件管理中心,面積300多平方米,裝備有大型工作臺、多臺計算機、掃描儀、專用服務器、核心交換機、存儲器、防火墻和備用電源等多種先進設備。同時,還科學合理地進行了內外網絡布線,現已接通電子政務網文檔一體化管理平臺系統(tǒng)。近期還添置了多組防磁柜,防磁庫正在建設中,以滿足電子檔案安全存放的需要。一系列工作的開展為數字化檔案館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以宜昌市電子文檔一體化管理平臺在當陽試運行為契機,檔案館已率先接通文檔一體化管理系統(tǒng),在宜昌市檔案局館領導的直接指導下,當陽市檔案局館積極開展市縣鄉(xiāng)村檔案信息化應用平臺的建設。目前應用系統(tǒng)的開放目錄共19316條、控制目錄3141條、全文1143幅,涉及館藏10個全宗。同時,為做好基層檔案室入網前的準備工作,組織專人編制機構實體單位代碼394個(含檔案館全宗代碼152個)。還開通了現行文件查詢系統(tǒng),系統(tǒng)內現有可供自動查詢的現行文件目錄2165條,全文11000幅。文檔一體化平臺的全面開通,將實現電子文件實時產生、運轉、公開、鑒定、歸檔、保管、利用、轉換、遷移、銷毀等環(huán)節(jié)的全程管理,大大加快了數字檔案館建設的進程。

    3.以全面啟動國家一級館創(chuàng)建為契機,在爭取資金配備硬件設施的同時,還投入大量人力開展館藏檔案整理、鑒定、劃控、編研和數字化加工等業(yè)務工作,構建實體檔案館與數字檔案館“一身二任”、實體檔案資源與數字檔案信息“雙軌并行”的新格局。

    (三)夯實基礎,基層檔案室齊聯動

    各類基層檔案室是數字檔案館室體系的基礎平臺,作為體系的基礎構件,區(qū)域內檔案室的支撐作用不容忽視。雖然當陽市檔案信息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由于上級局館的引領和該檔案局館的有力推動,各基層檔案室已紛紛行動起來。

    為進一步推動檔案數字化工作在當陽的科學、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針對基層檔案室的檔案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發(fā)展不平衡的現狀,當陽市檔案局館組織人員深入基層,加強指導。目前,有的單位已經制訂了檔案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有的單位已經接通了文檔一體化平臺,正在上傳數據;還有的單位被納入接收進館范圍,正在按新的規(guī)范要求調整原錄入的數據格式;有的單位在命名已掃描的全文電子文檔;有的在不斷錄入新的數據;還有的在整改設施和添置相關設備。當陽市檔案信息化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呈現上下齊聯動的可喜局面。

    二、下一步舉措

    (一)加大主題宣傳力度,牢固樹立轉型意識

    時代向檔案事業(yè)發(fā)出了新的召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陽市檔案局將繼續(xù)在全市開展“檔案數字化轉型年活動”,大力宣傳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要讓人們了解傳統(tǒng)載體與電子文檔分割所帶來的不便,看到和體驗到實現電子文檔一體化后數字檔案館室所體現的優(yōu)越性,從而牢固樹立轉型意識,創(chuàng)新爭先,以加速推動全市檔案數字化工作的開展。

    (二)提高各級重視程度,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應用平臺是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前期的建成自然需要資金和政策的支持,而建成后仍需資金和專業(yè)人員的長期支撐,技術和設備都需要不斷升級和更新,具有專業(yè)性強、投資高、周期長的特點,這將給檔案館室?guī)順O大的壓力,這就需要檔案部門堅持不懈地爭取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落實建設政策和經費,為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和政策保障。

    (三)拓展培訓指導深度,形成可靠技術支撐

    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是數字檔案館室的基礎和生命線。數字檔案資源的生成、共享及平臺的應用等都要建立在科學、規(guī)范的基礎數據之上,必須保證數字化質量,確保檔案數字化成果可利用、可共享、可交換,避免立檔單位先進行數字化而進館后再次進行數字化所造成的重復浪費。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舉辦數字化專題培訓班,培育一支既熟悉實體檔案工作環(huán)節(jié),又具備數字化加工技能,并能熟練應用文檔一體化操作平臺及掌握安控規(guī)程的檔案專業(yè)隊伍,為檔案數字化建設提供人員和技術支撐。

    二是將數字化建設標準的執(zhí)行充分融入到日常業(yè)務監(jiān)督指導之中,加強前端指導控制。在接收檔案數字化副本進館時,按標準規(guī)定的技術指標進行驗收,做好后端把關并督促整改,以促進檔案數字化工作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

    雖然當陽市數字檔案館室的建設有了良好的開端,但這項工作工程浩大,流程繁多,在以后的進程中,將會面臨經費、技術、人員方面的挑戰(zhàn)。當陽市檔案局館將全力推進數字化進程,構建全市數字檔案館室網絡新格局,實現區(qū)域內檔案資源、服務全覆蓋,使檔案資源更具生命力,為進一步實現“當陽爭作為、宜昌爭一流、全省爭影響”的目標,為服務當陽市“五個當陽”建設作出新的貢獻。javascript:void(0);/*1466133141569*/

15
2016-06
 
檔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三)
點擊量:2560

   三、不斷拓寬檔案文化發(fā)展思路

    1.堅持大方向

    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必須沿著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方向大步前進。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xù)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笨倳浀闹v話,為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就是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要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面對當今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fā)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所以,在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中,必須按照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中“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的總要求,來規(guī)劃我們檔案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2.融入大文化

    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要走出傳統(tǒng)的檔案館文化的小天地,積極融入到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大天地中。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要堅持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fā)展,不斷開創(chuàng)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持續(xù)迸發(fā)、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所以在新的形勢下,特別需要樹立危機感和憂患意識,檔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要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在繼續(xù)解放思想中賦予檔案文化建設具有生命力的全新內容。當然,檔案文化能夠搞成胡同文化也不錯,也是一種特色,照樣能生存下去。但有悖于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要求。在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形勢下,如果還是只會走老路,路就可能越走越窄,甚至會走到死胡同里去,自己把自己的路卡死了。到時來個“舊城改造”,你住的這條“胡同”就會被拆了,檔案文化只能成為歷史文化了。

    3.創(chuàng)作大品牌

    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要努力創(chuàng)建檔案文化建設的優(yōu)質品牌。在新的形勢下,檔案文化建設的內涵有了極大的豐富、外延有了極大的拓展,可做的事很多。但是,由于檔案部門的人力財力精力還很有限,在檔案文化建設中,怎樣才能打造出“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檔案文化品牌,既是需要研究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應該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創(chuàng)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份投入才可能有一份收獲,這種投入并不主要是資金,主要是投入創(chuàng)意和策劃,靠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特別重要的是,檔案文化建設要找準自己定位,譬如實施的項目針對什么樣的人群,是高端產品還是大眾產品!皠(chuàng)品牌”應該成為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每個檔案部門都應該有自己的主打產品、特色項目、地方品牌。

    4.建設大平臺

    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要注重建設檔案文化發(fā)展的大平臺。應該謀劃一些“高、新、優(yōu)”的檔案文化發(fā)展大平臺。這種大平臺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高端”和“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檔案文化建設中,不缺少“幾個一”的一般性的檔案文化項目,但卻缺乏“有高度、有新度”的創(chuàng)新型、領先型的檔案文化項目。檔案文化發(fā)展特色平臺的建設,一定要從高端項目去謀劃,“新瓶必須裝新酒,老瓶更要裝新酒”。要突破傳統(tǒng)檔案文化發(fā)展不斷細分的路徑依賴,更多地從“顛覆性檔案文化創(chuàng)新”去考慮。第二個特點是“優(yōu)質”。 檔案文化發(fā)展特色平臺的建設,要著眼于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把平臺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沒有互動,就很難傳播。但要吸引人來參加“摘桃子”卻是難題。現在形形色色的文化平臺有很多,有的做的還很精彩。所以在倡導“高起點謀劃特色平臺建設”的同時,更要努力建設“優(yōu)質服務平臺”,既要從“硬件”上去設計,更要從“軟件”上去考慮的。一個好的發(fā)展平臺,一定是平臺的服務功能相對完備、服務技術相對先進、服務水平相對優(yōu)秀的,能夠讓更多的人共享檔案文化建設成果。

    5.謀劃大項目

    在新的形勢下,檔案文化建設充滿著競爭性和挑戰(zhàn)性。檔案文化建設與其他文化建設交叉融合是必然的,有碰撞競爭也是正常的。要勇于自主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高”檔案文化建設大項目,更要敢于與其他文化競爭發(fā)展。還要學會借力借勢借平臺,從而使檔案文化上位上臺上一流。就像精湛的電視紀錄片要比粗淺的電視劇更加吸引人們眼球一樣,檔案文化也會像其他文化一樣創(chuàng)造出一片獨有的天空受到人民群眾的追捧。這其中,真實記憶是檔案文化生命力所在。比如,是否設計一些面向普通老百姓的檔案文化的大眾產品,如通過網絡的形式建立一個“人類記憶庫”。人類的發(fā)展主要靠兩種基因,一種是人類的生理基因,完成人類生命的延續(xù),科學家們已建立起“人類基因庫”。還在一種基因就是精神基因,或者稱作文化基因,靠它來完成人類文明的傳承。文明的傳承要靠全人類來共同承擔,這其中,文化工作者特別是檔案工作者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目標與手段永遠是一致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建設檔案文化大平臺提供了可能。如果建立一個面向大眾的“人類記憶庫”,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參與其中,可以征集申報特色方言、經典圖片、優(yōu)秀文稿、個人記錄,評選“最有價值的人類記憶”等,就可能創(chuàng)設一個“立足國內、影響世界”的檔案文化項目。這樣的檔案文化成果,就有可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就有可能成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網絡的全球性、無國界特點,可能幫助我們實現這樣的想象。

    跳出檔案發(fā)展檔案,我們的檔案文化發(fā)展就會生機無限,道路越走越寬廣。

 javascript:void(0);/*1465956783099*/
14
2016-06
 
檔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二)
點擊量:2516

    二、檔案文化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

    1.檔案文化需求發(fā)生深刻變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生活發(fā)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人們從較多追求物質需求逐漸轉移到追求精神需求上來。同時,來自國內深刻變革而帶來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經濟利益、社會組織形式等的日益多樣化,來自對外開放和全球化而帶來的中外文化的相互影響激蕩,使得“多元”已成為當下中國文化的顯著特征。中國主流文化如何引領和統(tǒng)攝國內多元文化發(fā)展成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檔案文化建設面臨著適應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需求變化的新挑戰(zhàn)。

    2.檔案文化載體發(fā)生深刻變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 信息技術的突破和運用,材料科技、裝備工藝等高新技術的發(fā)展,信息的存貯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資源大量涌現。各類以網絡為載體、以數字內容為特征的新興文化業(yè)態(tài),加速了文化行業(yè)間的融合,推動傳統(tǒng)文化產業(yè)的轉型升級,同時也加劇了不同文化種類間的競爭。高新技術使得檔案文化的載體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檔案文化發(fā)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3.檔案文化空間發(fā)生深刻變化

    全球化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對話,為中國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打開了新的視窗。我國正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區(qū)域間文化交流與合作蔚然成風。隨著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的文化軟實力將顯著增強,國際市場對具有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內涵的文化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全球化為當今中國文化建設與發(fā)展開啟了全新的通道,為檔案文化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空間,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4.檔案文化概念發(fā)生深刻變化

    一是檔案文化的意義。在全球變革趨勢下,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于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檔案作為一種文化,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它是國家主權和民族文化存在的象征。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發(fā)展繁榮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美德,才能夠在各種文化的滲透下不迷失方向。二是檔案文化的內涵。在全球變革趨勢下,很有必要加強對檔案自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內涵的理解。檔案是一種文化財富,檔案不僅忠實地記錄并再現了人類文明的全貌和過程,而且還具有延續(xù)人類歷史、人類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檔案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自身還是一種媒介文化,表現在檔案對社會和人們心理的影響上。如檔案的原始記錄性決定了檔案具有的法律效力和憑證依據作用,使得人們在眾多的傳媒信息中在心理上更傾向于檔案信息。三是檔案文化的功能。在全球變革趨勢下,還有必要對檔案文化的功能給予全面的把握。檔案是人類在從事各種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一種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是一種主要的文化產品,具有文化存貯功能,反映了文化的變遷。如果沒有檔案文化的存貯和傳承,也就失去了連續(xù)地、全面地記錄和積累文化的載體,任何文化都會失去記憶,失去依托。一個沒有自己檔案的國家和民族,是很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檔案還具有文化傳播和推動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的功能,在傳播過程中還會促使文化增殖。

    

13
2016-06
 
檔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一)
點擊量:2788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必須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空前廣泛的社會變革,面對這場大變革,只有順應趨勢,才能抓住發(fā)展機遇。新的形勢和任務,迫切需要我們繼續(xù)解放思想,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拓寬檔案文化發(fā)展思路,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

    一、全球變革趨勢下的檔案文化

    1.全球變革趨勢下,檔案文化顯現出一些共同特征

    中國與西方檔案文化的差異源于各自所依托的社會歷史背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在全球變革趨勢下,這種差異性正在顯現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開放性。中國自古以來,形成了以農耕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反映在檔案文化上是較強的封閉性和禁錮性,也賦予了中國檔案文化結構一貫穩(wěn)定的傳統(tǒng),使得其自產生之日起,就從未發(fā)生過斷裂。這既是世界檔案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大景觀,也可能是歷史性的終結。在全球變革趨勢下,檔案文化不再可能自成體系、自我封閉獨立發(fā)展,必須融入人類大文化中良性發(fā)展。二是包容性。西方多為海洋國家,疆土狹小、本土資源不豐富等特性,有利于形成創(chuàng)新型、開放性的檔案文化傳統(tǒng)。在全球變革趨勢下,檔案文化又有了新的含義,內涵極大的豐富,外延極大的延伸,包容性是這種新變化的主要標志。有文化就有檔案,沒有檔案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傳承。可以這樣認為,什么文化都與檔案文化有關,如果缺乏包容性,作繭自縛,檔案文化建設的路會越走越窄,檔案文化只能是“歷史文化”。三是競爭性。歷史發(fā)展的趨勢表明,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即不同淵源、不同性質文化的競爭與沖突,其焦點將會主要地表現在文化的傳承性與傳播性,具體表現為民族先進文化的生存與發(fā)展。文化的競爭,在今天更多地表現為超越時空界限,形成以大規(guī)模的現代化傳輸手段為媒介的間接互動。全球化趨勢下的競爭與沖突,本身也是一種互動。檔案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既有競爭更有合作,相輔相存。

    2.全球變革趨勢下,檔案文化發(fā)展理念發(fā)生新轉變

    一是從“封閉”向“開放”的轉變。政治多元化(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使得多元文化的融合日漸成為當今世界文化發(fā)展的主流,更加強調發(fā)展個性,使社會充滿生氣與活力。反映在檔案文化上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檔案文化的主要特征。二是從“文書”到“文化”的轉變。傳統(tǒng)的觀念往往把檔案和檔案工作列為一項“文書”工作。從“文化”的視角來看,檔案既是文化的資源,又是文化的載體;檔案機構是文化資源的存儲和傳播、交流機構;檔案工作者是文化資源的維護者、開發(fā)者、傳播者,要自覺從思想上實現從“文書”到“文化”的轉變。三是從“傳承”到“傳播”的轉變。“傳承文明”作為檔案部門的主要任務,這種功能從古代就是這么定位的。檔案文化概念也是動態(tài)性的。農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信息時代,檔案文化都賦有不同的含義。在全球化趨勢下,傳統(tǒng)“收、管、用”的工作模式,正在受到極大挑戰(zhàn),“傳播文明”的作用正在日益顯現。文化的傳播加快了全球化的進程,跨民族、跨文化的傳播使得傳統(tǒng)文化面臨著被包裝、被改造、被異化,甚至被淘汰、被消滅的命運,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化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將為更好地傳承做出重要貢獻。檔案文化實現從傳承到傳播文化的轉變,既為自身發(fā)展拓寬新的空間,也為豐富檔案文化理論提供了新內涵。

    3.全球變革趨勢下,檔案文化強調塑造主流價值觀

    文化的全球化發(fā)展越是加強,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意識也就更加強烈,而檔案文化必然烙有自身的價值觀念。當今世界,美國作為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代表,奧巴馬政府在重塑美國主流價值觀——國家責任、公民價值和美國夢想上絕對是不遺余力。我國的檔案文化植根于小農經濟和宗法禮制基礎之上,主要特點是重保管輕利用,檔案編纂成為特有傳統(tǒng),也造就了厚重的中國家譜文化作為檔案文化的一個亮點閃爍至今。在全球化趨勢下,我國社會環(huán)境日益復雜。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各種社會矛盾、多種社會利益沖突,多種價值觀念碰撞;伴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發(fā)展,多種文化、政治觀點和社會存在,正越來越多地通過各種方式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觀念;市場經濟的求利性、自主性、等價交換特征對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等提出了挑戰(zhàn)。新形勢下檔案文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fā)揮獨特作用、實現自身價值。

   javascript:void(0);/*1465782856406*/

核心服務 專業(yè)服務 經典案例 新聞資訊 關于我們
鴻博云平臺
鴻博云服務
檔案管理咨詢
存儲備份與館室托管
金融投資類
工程建筑房產類
生產制造類
保險銀行類
政府機構類
社會服務類
公司新聞
行業(yè)新聞
檔案知識
通知公告
公司簡介
企業(yè)文化
公司大事記
公司成長
組織架構
遠景規(guī)劃
13205519898
安徽省合肥市九龍路高校三創(chuàng)園1號樓8層





  Copyright 2019 安徽鴻博檔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4010566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0874號      技術支持:浪訊科技